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財經 > 正文

“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亞洲團訪演側記

時間:2017-02-19 18:12:4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韓國濟州2月18日電 通訊:“年”的祝福 “家”的味道——“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亞洲團訪演側記

新華社記者黃小希 姚琪琳

韓國濟州的初春夜晚,寒意陣陣,但18日晚的濟州漢拿大學藝術劇院里,欣賞了“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亞洲團春節訪演的觀眾,心中卻洋溢著喜悅與溫暖。

兩個多小時的演出中,觀眾隨著一個個節目感受了歡慶新春的熱鬧喧騰、古典文化的悠遠意境、中國少數民族藝術的絢爛多姿……鋼琴演奏家洪兵的一曲獨奏《黃河》,曲調慷慨激昂,沉浸其中的觀眾情不自禁打起了節拍。

“我在演奏時情緒很投入,希望傳遞給觀眾蘊含在這首經典曲子里的豪邁與奮進,在這種精神與力量中實現心靈的激蕩與共鳴,”洪兵說。

2月11日,農歷正月十五,由國務院僑辦組派的“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亞洲團亮相首爾,與兩千余名僑胞共度元宵佳節。圖為出席嘉賓與演職人員合影。 中新社記者 吳旭 攝2月11日,農歷正月十五,由國務院僑辦組派的“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亞洲團亮相首爾。 中新社記者 吳旭 攝

慰藉鄉愁,情暖僑心。近20天的時間,緬甸、印度尼西亞和韓國3個國家共8個城市,近1.5萬名觀眾……“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亞洲團的訪演在韓國濟州圓滿收官。

每到一個國家,為觀眾“量身定制”一個具有該國民族特色的節目,是此次“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亞洲團訪演的一大亮點。在緬甸,青年舞蹈家李超等人用精心排演了3個月的緬甸女子舞蹈《舞動傳說》博得掌聲與喝彩;在印尼,張曄等幾位青年演奏家演奏了印尼傳統樂器“安格隆”;在韓國,青年歌唱家李紅梅用韓語演唱歌曲《蔚山姑娘》,令觀眾感到格外親切。

“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亞洲團的演職人員主要來自中國東方歌舞團。東方歌舞團音樂中心負責人郭蓉介紹說,此次文藝演出的節目編排注重體現年味兒,并增加了器樂、魔術等表演,使藝術表達形式更加多元豐富,同時以貼近當地觀眾的舞蹈、演奏和歌曲拉近彼此距離、增加情感。

2月4日晚,2017年“文化中國·四海同春”在印尼的首場演出在棉蘭開演。圖為中國演員表演印尼器樂舞蹈。中新社記者 林永傳 攝2月4日晚,2017年“文化中國·四海同春”在印尼的首場演出在棉蘭開演。圖為中國演員表演印尼器樂舞蹈。中新社記者 林永傳 攝

對于海外華僑華人而言,唱一支鄉曲,仿佛重回故里,聽一句鄉音,令人激動不已。由祖(籍)國藝術家們帶來的文藝表演,使得寓意團圓的春節更顯溫馨幸福。亞洲團的每一場演出,都受到當地華僑華人的熱烈歡迎,不少人盛裝出席,有些觀眾甚至特意從別的城市趕來觀看演出。舞姿和旋律中鐫刻的中國印記,讓一些人忍不住淚濕眼眶。演出結束后,有的觀眾依然舍不得離去,與藝術家們拍照留念。

不管走得多遠,不管走了多久,都走不出對故土的深情與眷戀。印尼蘇北華社聯誼會理事會秘書長陳民生告訴記者,他總會用紅豆沙湯圓招待來自中國的朋友,以表達思念之情和團圓之喜。生活在印尼泗水的翁瑞材和夫人李偉齡專程趕到雅加達觀看演出,夫妻倆表示,看到來自中國的文藝演出,就好像見到自己家人一樣親切。在韓國生活了7年的吳皓說,感謝祖國對海外游子的關愛,希望這樣的演出每年都能看到。

文化的相融相通,在“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亞洲團的訪演活動中得到生動展現。在仰光,亞洲團的成員們與當地學習藝術的大學生互學舞姿;在登巴薩,講述巴厘國王與中國姑娘愛情故事的舞臺劇及當地傳統武術表演,與“四海同春”帶來的“中國風”交相輝映;在釜山,“四海同春”演出正式開始前,韓國Fusion音樂協會的演奏家們用韓國傳統樂器大笒、長鼓等演奏中國流行樂曲《甜蜜蜜》……

圖為魔術表演。中新社記者 林永傳 攝圖為魔術表演。中新社記者 林永傳 攝

對于亞洲團的到來,當地人士給予熱烈歡迎。印尼巴厘省省長芒古·帕斯蒂卡說,這樣的文化交流活動必將進一步鞏固巴厘與中國的友誼,希望印尼和中國兩國人民的友好關系代代傳承。在韓國濟州特別自治道副知事全圣泰看來,這樣的文化交流將促進了解和溝通,為濟州與中國友誼的美好未來注入新動力。

文化中國傳真情,四海同春賀新年。

啟動于2009年的“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活動,是中國國務院僑辦、中國海外交流協會傾力打造的春節品牌活動,被廣大華僑華人譽為“海外春晚”。9年來,“四海同春”如同吹拂大地的春風,向海外華僑華人送去祖(籍)國的關愛與溫暖;9年來,“四海同春”的足跡能夠邁向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城市,也離不開各地僑社的有力支持。

圖為舞蹈《茉莉花開》。 中新社記者 吳旭 攝圖為舞蹈《茉莉花開》。 中新社記者 吳旭 攝

此次“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亞洲團到訪的8個城市中,印尼的棉蘭、登巴薩和韓國的安山是首次迎來“四海同春”。對于亞洲團的到來,各地僑社表現出極大熱情,對演出的順利舉行發揮了重要作用。亞洲團團長董傳杰說,每到一地,演出團都能感受到當地華僑華人對祖(籍)國和祖(籍)國文化的熱愛,看到各地僑社發展得更加健康、壯大,“這讓我們僑務工作者感到高興與振奮”。

“明年再來!”“‘四海同春’常來!”……隨著正月進入尾聲,今年“文化中國·四海同春”7個藝術團組在歐洲、亞洲、大洋洲和北美洲17個國家和地區38個城市的演出即將結束。告別之際,人們依依不舍。不知不覺間,隨著新年如約而至的“四海同春”,帶著“家”的味道,成為海外華僑華人的一份期待。

深圳經濟網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