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頭條 > 正文

“感恩這十年 奮進新航程”湘西花垣苗族趕秋節盛大開幕

時間:2023-08-19 16:56:06     來源:紅網

原標題:“感恩這十年 奮進新航程”湘西花垣苗族趕秋節盛大開幕

花垣苗族趕秋節開幕現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宋顯金 吳向申 林彬 花垣報道

神秘苗鄉,萬眾歡騰。8月18日,“感恩這十年 奮進新航程”苗族趕秋節系列活動在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村盛大開幕,四方賓朋匯聚一堂,共享苗族文化的饕餮盛宴。喜慶的苗鼓敲起來,歡樂的苗歌唱起來。在十八洞村“趕秋”現場,十里八鄉、四村五寨的苗家兒女放下手中的活、卸下肩上的擔,穿著華麗鮮艷的苗族服裝,邀友結伴,從四面八方涌向秋場,加之慕名前來的游客朋友,形成了“喜滿秋場、情滿秋場”的盛大場面。

攔門酒。

今年的“感恩這十年 奮進新航程”苗族趕秋節分為“迎秋”“祭秋”“鬧秋”三個環節,苗族鼓舞、巴代祭祀、司刀綹巾舞、苗歌、接龍舞、都樂舞、八人秋、上刀梯、苗族武術、舞龍舞獅等多項苗族傳統文化節目輪番上演,盡情表達苗家兒女對五谷豐收、六畜興旺與幸福的追求。

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攔門酒讓遠道而來的賓朋們感受到苗家人的熱情。苗家阿哥阿妹唱著甜美悠揚的祝酒歌,歡迎遠道而來的貴客,熱鬧的“迎秋”正式拉開了趕秋節序幕。

隨后,全體賓客們徒步在梨子寨青石板小路上,感受庭前小院的干凈、整潔、舒適,聆聽“您是大姐”“幸福人家”“水龍頭”的感人故事,詳細了解十八洞精準扶貧的故事和大步邁向鄉村振興新征程的故事。

“嗚——”在秋場上,苗族巴代敲著大鑼、吹著長號、舉著苗幡、簇擁著五谷神,浩浩蕩蕩地走上祭壇,開始祭祀秋神。

苗歌大合唱。

苗族趕秋,苗語“交秋”,不僅是苗族歡慶豐收的節日,還是苗族青年男女社交的節日。伴隨著優美的苗歌聲響起,頭上銀光閃爍、身著節日盛裝的苗家阿妹們手牽著手,與苗家阿哥們依次行進,來到秋場中央,用歌聲傳遞著趕秋的喜悅與快樂。

苗歌唱罷,華服翩躚的苗家姑娘們,手持青布傘,一把隨著一把上下起伏,蜿蜒進行,接龍舞使整個場面沉浸在一片歡騰、祥和之中。其后,一步一搖的“都樂舞”演繹出了苗族千辛萬苦的遷徙史,通過憶苦思甜,提醒著人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

苗家“上刀梯”更是趕秋節必不可少的絕技表演,寬闊的秋場邊,中間豎著一根四五丈高的木桿,木桿頂上豎一面深黃色的旗,木桿上橫插36把長馬刀,刀刃向上,寒光閃閃。只見“上刀梯”表演者赤腳踩著鋒利的刀刃而上,在刀梯上表演倒掛金鉤、大鵬展翅等過人的技巧,驚險刺激的表演,更是將“鬧秋”推向了高潮。

苗族鼓舞。

在鑼鼓聲、吶喊聲、喝彩聲的助力下,苗族武術、舞龍舞獅、八人秋等非遺表演一個接著一個,點燃了現場觀眾的熱情,花垣苗族趕秋節的豐收喜悅氛圍彌漫在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的每個角落。

而在“秋場”的另一邊,農產品非遺展示展銷同樣熱鬧非凡,苗族服飾、銀飾、蠟染、苗醫藥、特色農產品和非遺產品琳瑯滿目,在場的觀眾們不僅可赴一場“趕秋”,還可趕一次“農集”,現場體驗非遺文化、品特色美食,感受農產品與趕秋碰撞的火花,共享秋日豐收的喜悅。

夜幕降臨,趕秋節迎來了長龍宴,伴隨著一首歡快的《高山流水》勸酒歌聲飄然而至,苗族女孩著銀飾閃亮登場,歌聲繚繞,手里捧著自家釀的米酒,一邊唱一邊迎向客人,熱情地給賓客遞上香甜的米酒。豐富多彩的民俗表演,更讓八方賓客在共享美味的同時近距離感受濃郁的苗族風情。

今日的趕秋別樣“火”,今日的花垣別樣“紅”。原汁原味的苗族文化表演,令人叫絕的苗族絕技,呈現出萬人共享苗族文化視聽“盛宴”的熱鬧場面,展示了花垣縣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趕秋”的獨特文化魅力,促進了民族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宋顯金 吳向申 林彬)

標簽: